法制周報記者 曾雨田 通訊員 曾晶晶
眼神堅定、身姿筆挺、行步如風,無論何時見到范學峰,他總保持著挺拔的姿態。
1997年,范學峰考入長沙市望城區法院,成為望城區法院白箬法庭(現為雷鋒法庭)的一名書記員。白箬鎮是雷鋒故鄉,上崗后,范學峰也把他的正義夢種在了此地,讓它生根發芽。
從法庭書記員,到立案庭副庭長,再到司法警察大隊教導員,范學峰時刻牢記雷鋒精神,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,挺直維護公平正義的脊梁。
法院工作24年,范學峰個人先后獲得4項國家級獎項,10余次省市級嘉獎……在他的帶領下,望城區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隊也斬獲了“全國法院司法警察先進集體”。
從門外漢到專業“范”
直到現在,白箬鎮的鄉親們還記得親切的“范書記”。
1997年,范學峰考入望城區法院白箬法庭工作。在那里,當地百姓只要一有事就會來找他,而他也來者不拒,耐心細致地解決鄉親們的困惑。一來二去,范學峰與當地鄉親產生了濃厚的情感,因此還被鄉親們親切地喊為“范書記”。
正當“范書記”在白箬法庭干得起勁,有著7年基層法庭工作經驗的范學峰被任命為鄉村建設扶貧小組組長。
在他看來,自己在白箬法庭完成了職業發展、學習、研究最原始的積累,新的工作便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最好時機。帶著這一股信念,范學峰來到了原長沙市望城縣瓦灰村和清泉村,也來到了鄉村扶貧建設最前線。兩年時間,范學峰樂此不疲地奔波著,從扶貧“門外漢”蛻變為出點子謀路子的“內行人”。
“在他的努力下,兩個村的基礎建設也上了一個臺階,最重要的是還修建了一條馬路。”回憶起范學峰的扶貧工作,望城區法院副院長黃勝華不禁稱贊道。
仰望星空,尋夢星空。
在忙碌而又充實的扶貧工作中,范學峰仍舊沒有放棄逐夢的腳步。幾年后,非科班出身的他以460分的成績,通過了全國司法考試。幾年后,范學峰被調到望城區法院研究室。
“當時研究室剛成立不久,工作亂而無序。”范學峰回憶,初入研究室,常常被面前的一大堆數據弄得眼花繚亂。為了更有效地工作,范學峰開始埋頭苦干——改革全院司法數據表,分門別類歸納總結,形成文字材料,做成司法統計報表。
這一創新,提高了全院的工作效率。
“當時,這個司法統計報表全部是范學峰手寫而成,十分認真、細致,相關數據都一目了然地呈現,節省了不少工作時間。”分管辦公室的院領導郭峰評價道。
“這一切不過是認真做好自己應該做好的事罷了。”其中的秘訣,在他看來,不過是一個“笨”人,想出的“笨辦法”。
“笨”的背面是認真
“世上沒有做不好的工作,只有做不好工作的人。”扎實、認真地工作作風,練就了范學峰的細致和擔當。不久,范學峰接手了立案庭副庭長一職,負責信訪工作。
面對不一樣的工作,那股“笨”勁兒又一涌而上。
“事情一搞不定,就會到分管領導那兒去‘取經’。”范學峰坦言,信訪工作不同于與文字、數據打交道,要多跑腿、多張嘴,察其言、觀其色、若是不會,一定要多向人請教,更好地幫助上訪戶解決心中的疑惑。
“您坐在這兒許久了,是有什么事嗎?”在一次值班時,范學峰看見一位拄著拐杖的老婆婆坐在信訪大廳,她神情低落,但似乎又不急切。
觀察良久,他判斷這位婆婆應該是有心事,便給婆婆倒上一杯茶水,換上一把更為舒適的座椅,試圖打開婆婆的心門。
“崽女跟我相處不來,隔三岔五就吵起來了,我也是沒辦法了才找到法院來……”在聊天中,范學峰發現,老婆婆并不是真的想把自家兒女告上法庭,只是想找一個情緒宣泄的地方,與人聊聊罷了。
這一聊就是5個小時,從上午到下午;這一聊,也徹底讓老婆婆打開了心門,一吐為快,成功化解一起家庭矛盾。
“不管來訪的當事人是滿臉怒容,還是滿腔怨氣,他都會倒上一杯茶水,送上一句誠摯地問候。耐心地傾聽,理性地回答,讓來訪者感受到法律的溫度。”該院經開區派出法庭庭長羅新祥告訴記者,來訪者的一言一行、一個細微的動作,都會讓范學峰特別留心。
憑借著自己“笨”辦法,在范學峰負責信訪工作的3年多里,望城區法院的息訪率高達91%。
“哪里需要,我就到哪里去”
“在部隊,如果需要犧牲,那就是我。”范學峰父親常說的這句話,也一直影響著范學峰。
“哪里需要,我就到哪里去!” 2011年,范學峰進入司法警察隊伍中。無論多么危險的任務,范學峰總是第一個往前沖。
一次,范學峰執行一起強制拆遷任務。當范學峰帶領隊員破門而入要控制被拆遷人時,被拆遷人利用木梯,爬到樓頂,將一罐汽油潑向他。
透明的液體,穿過木質的扶梯,從上至下淋到了范學峰身上。頓時,他口中、眼中、腳上都彌漫著一股刺鼻的味道。
“眼睛都睜不開了!”范學峰多次嘗試睜開眼睛,仍是徒勞。更緊急的是,在掙扎間,他隱隱約約看到對方從口袋中掏出一個打火機。
來不及多想,范學峰雙眼緊閉,一聲大吼,一躍而上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被拆遷人壓在身下,并擊掉被拆遷人手中即將點燃的打火機。任務完成,范學峰也因汽油誤入眼睛而受傷。
幾天后范學峰才得知,被拆遷人在二樓隔樓里,放置了約20個用啤酒瓶改制成的“燃燒瓶”,外加兩個小型液化氣瓶和兩個半壺裝的汽油,同時還準備了數個打火機。
“在狹小的空間放置如此多的易燃品,一旦引爆,只怕能將房頂全部掀開甚至還能炸掉半棟樓,后果將不堪設想。”回想起當初的情形,范學峰心有余悸,“但我當時沒考慮這么多,心里只有一個念頭,那就是守護大家的安全。”
在同事看來,范學峰對自己的要求異常嚴格。
“他的體能很好,我們都知道那是長年累月、風雨無阻地自我訓練出來的,哪怕執行任務回來已很晚,也會完成當日訓練量。技能和軍姿訓練,十遍不行,他就百遍千遍地練。”法院司法警察大隊隊長姚明華告訴記者,“作為法警隊的教導員,從押解到值庭,再到安保,警員怎么站、怎么坐、怎么配合、怎么交接,范學峰都有一套完整規范的要求,帶領大家一起訓練。”
在這樣一套規范要求下,望城區法院警隊2015年榮獲“全國法院司法警察先進集體”,名副其實地成為了一支呼之即來、來之即戰、戰無不勝的精兵戰隊。
范學峰說:“做好自己的每一項工作,是一種責任,更是一種德行。”
責編:李林俊
來源:法制周報